fěi tú
ㄈㄟˇ ㄊㄨˊ
⒈ 盗匪;强盗。
英bandit;
⒈ 非徒。不仅;不但。
引南朝 梁 任昉 《启萧太傅固辞夺礼》:“是知孝治所被,爰至无心,锡类所及,匪徒教义。”
唐 欧阳詹 《德胜颂》之一:“昔人食土,今我飫粱,匪徒我飫粱,鰥寡千箱。”
明 王守仁 《大学问》卷二六:“思吾师之教平易切实,而圣智神化之机,固已跃然,不必更为别説,匪徒惑人,祇以自误无益也。”
潘飞声 《移居横浜桥》诗之二:“匪徒飫家人,亦可款朋友。”
⒉ 行为不正的坏人。
引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王廉访》:“更恐无赖匪徒,渐生内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罗荣统 委实不孝,有一年结交了几个匪徒,谋弑其母。”
⒊ 强盗。
引唐 司空图 《复安南碑》:“匪徒 封离 授首,三十六之种落迎降。”
太平天囯 倦圃野老 《庚癸纪略》:“二十九日,塘路或有往来者,然一遇匪徒,人船俱失。”
⒋ 危害人民的反动派或坏分子。
引峻青 《黎明的河边》:“他们坚持在 烟 潍 公路两侧,打汽车,割电线,袭击还乡团匪徒,严重地威胁着敌人的运输线。”
郭小川 《投入火热的斗争》:“带着凶器和电台的特务匪徒在黑夜中暗暗降落。”
⒈ 泛称为非做歹,行为不当的人。
例如:「掳人勒索的匪徒,真是泯灭良知,令人发指。」
英语gangster, bandit
法语bandit
1.匪徒负隅顽抗了一个小时,最终还是被人民警察捉住了。
2.狈逃窜的匪徒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吓得魂不附体。
3.匪徒们被包围了,成了釜底游鱼,但却还在大吃大喝。
4.面对手持枪械的匪徒,他临危不惧,坚定沉着,一边指挥警员行动,一边劝降歹徒。
5.狼狈逃窜的匪徒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吓得魂不附体。
6.老百姓早就盼着人民军队早日铲除座山雕一伙匪徒,为他们报仇雪恨。
7.老百姓早就盼着人民军队早日铲除座山雕一伙匪徒,为他们报仇雪恨。
8.匪徒负隅顽抗,结果被一一击毙。
9.一名英勇警长摸黑追捕一名盗窃积犯时,双方生死肉搏,警长遭匪徒持菜刀狂砍三刀后,拔枪自卫还击,连轰两枪将他击毙。
10.这伙凶残的匪徒已别无选择,他们要么负隅顽抗而身亡,要么投降而受正法;他们已是身陷绝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