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ō duō
ㄉㄨㄛ ㄉㄨㄛ
⒈ 感慨声;表示感慨;表示责备或惊诧。
例咄咄怪事。
英tut-tut; threatening; menacing; aggressive;
⒈ 感叹声。表示感慨。
引《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咄咄 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
晋 陆机 《东宫》诗:“冉冉逝将老,咄咄奈老何!”
唐 李益 《北至太原》诗:“咄咄薄游客,斯言殊不刊。”
鲁迅 《集外集·斯巴达之魂》:“咄咄危哉!大事去矣!”
⒉ 感叹声。表示责备或惊诧。
引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一:“﹝其姊﹞咄咄责妹曰:‘何处无婚姻,必欲与我共一壻?’”
《人民文学》1981年第7期:“人们对他的行动咄咄称奇。”
⒊ 呼驴马等牲畜之声。
引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鸟兽呼音》:“留都呼马驘驴曰咄咄。”
⒈ 感叹声、惊怪声。
引《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严光传》:「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
唐·袁郊《红线》:「嵩闻之,日夜忧闷,咄咄自语,计无所出。」
英语to cluck one's tongue, tut-tut
1.沉默包含了多少力量啊。咄咄逼人的进攻只是一种假象,一种诡计,人们常常用它在自己和世界面前遮掩弱点。真正持久的力量存在于忍受中。
2.一百零九、一些咄咄怪事,触目惊心,使我悚然惊悟。
3.影片一开头,便是安迪被控谋杀自己妻子的画面,法庭上,控方律师言辞犀利,咄咄逼人,不禁会让毫不知情的观众怀疑安迪究竟是不是真的凶手,最终被判终生监禁是否是罪有应得。
4.一个在国内安全措施、审查和互联网管制方面花的钱比军费还多的国家,居然没有能力打掉区区一些贩卖盗版音像产品的网站,真是咄咄怪事。
5.每条岭都是那么的温顺,尽管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宝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咄咄逼人。
6.文学不是专为节日和盛典准备的,文学在很多时候更需要忍耐,需要持守,需要旁若无人,需要繁琐至乏味的一针一线。哪怕下一轮伟大节日还在远方,哪怕物质化和利益化的“小时代”正成为现实中咄咄逼人的一部分,哪怕我一直抱以敬意的作家们正沦为落伍的手艺人或孤独的守灵人……
7.一百十二、然而,尽管她可以变出九个头形成咄咄逼人之势,但赫五力毕竟是一个伟大的英雄,他勇敢而果断的杀死了蛇妖许,并把随身带的箭全部浸泡在剧毒蛇血里。
8.我真的很介意。那种有如芒刺在背的别扭能够很轻易地变成咄咄逼人的危机感。
9.咄咄逼人的猜忌不会再出现,春风拂过牵挂的梦湾,虽然还带着料峭的寒意,但却足以温暖被爱包围的心扉。腼腆的心事写满新年的首页,愿来年的心海充满诗意的生机!
10.沉默包含了多少力量啊。咄咄逼人的进攻只是一种假象,一种诡计,人们常常用它在自己和世界面前遮掩弱点。真正持久的力量存在于忍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