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悲痛愤怒。
例悲愤填膺。
英grief and indignation;
⒈ 悲痛愤慨。
引《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 蔡文姬 ﹞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作诗二章。”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夫以 怀王 之死, 楚 人尚且悲愤不已,有‘ 楚 虽三户,亡 秦 必 楚 ’之语。”
清 陈维崧 《念奴娇·纬云弟三十作此词因和其韵同半雪赋》词:“知我平生悲愤事,惟有当头明月。”
鲁迅 《伪自由书·止哭文学》:“这实例,就如东三省的沦亡, 上海 的爆击,凡是活着的人们,毫无悲愤的怕是很少很少罢。”
⒈ 悲伤愤怒。
引《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董祀妻传》:「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作诗二章。」
《三国演义·第二一回》:「于是董承取衣带诏令观之。玄德不胜悲愤。」
近悲痛 悲惨 悲哀
英语grief and indignation
法语peine et indignation
1.所有失恋的女孩都是定时炸弹,除非自然冷却,根本无法接近。你要是敢刺激她的痛处,只会让她化悲愤为力量,引发成暴力事件。
2.听到小强被歹徒打伤的消息后,师生们悲愤填膺,强烈要求司法机关严惩打人凶手。
3.人们震惊地拥到院里观看,面对横遭摧残的国宝,无不悲愤填膺。
4.本篇选出的十个自杀事件的当事人,无论是正气浩然、傲视无物、悲愤难遣,还是狡滑奸诈,无不展露鲜明个性,透露出当时阔丽壮烈的社会背景及人文生态。
5.一个29岁的青年从报纸上看到日寇占领沈阳的消息,悲愤交加,潸然泪下。
6.还有的人,面对令他痛定思痛、悲愤欲绝、乃至让他前功尽弃的事情,也照样能笑靥如花、谈笑风生,因为他坚信生活定会雨过天晴的。
7.吕洞宾悲愤填膺,全身功力毫无保留尽聚双脚,七夕剑气如轮狂转,将脚下的土黄色气团斩得溃不成军。
8.猛然而下,他的感情变了另一个调子,悲愤而沉重,像黄河的惊涛,奔腾咆哮,不可遏止。
9.日寇占我沈阳的消息传来,爱国同胞无不悲愤填膺!
10.蔡琰不愧是才女,创造出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而且今天她弹奏李忠敢肯定一定是她自己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