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i shí
ㄉㄞˋ ㄕˊ
待時
⒈ 谓等待时机。
⒈ 谓等待时机。
引《孟子·公孙丑上》:“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驍勇百万,畜力待时,役不再举,今日之谓也。”
明 刘基 《顺斋箴为夏仲珍作》:“天地顺动,百度弗渝,待时而行,处顺以守。”
秦似 《比大和比小》:“所以这些枪,就静静躺在货架上,只好待时而沽。”
⒈ 等待时机。
引《文选·钟会·檄蜀文》:「今边境又清,方内无事,蓄力待时,并兵一向。」
1.在目前不利的情况下,我军该暂时退却,待时而动,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2.人类所有的气力,只是耐心加上时间的混合。所谓强者既故意义,又有等待时机。
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4.今天这样安排,就是为了等待时机,以便东山再起。
5.听着,我要留着最后一口气传你半部教主功法‘震山伏虎拳’,你苦心孤诣日后必有所成,现下你羽翼未丰要在此藏器待时。
6.不然!韩遂大军兵强马壮,连战连捷,势头正猛,锐不可当,兼有猛将阎行,实难与之争锋,因此需退避一时以避其锋芒,等待时日在做定夺!
7., 所谓强者是既有意志,又能等待时机。
8.在目前不利的情况下,我军该暂时退却,待时而动,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9.每一个思想家,一待时机成熟,他的主要思想便不可避免地要寻找出口,其势就像扎刺寻找从化脓的手指上流出去;婴儿从母亲的子宫里寻求分娩;膨胀的果子寻求脱壳而出一样不可阻挡。
10.君子要身藏利器,等待时机来加以施展,建立一番事业,本该积蓄知识修养德行以充实内在的美,散发文采以显示外在的美,做到像楩木、楠木那样质地坚硬,像豫树、樟树那样高大的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