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ì zhì
ㄑ一ˋ ㄓˋ
氣質
⒈ 指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质,是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
例艺术家的气质。
英temperament; tincture; disposition;
⒉ 风度;模样。
例只是装束气质,带些武气。——《初刻拍案惊奇》
英demeanour; bearing;
⒈ 指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质,是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
引宋 张载 《语录钞》:“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
金 元好问 《送刘子东游》诗:“刘郎 世旧出雄边,生长 幽 并 气质全。”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既得为人,其聪明睿哲同,其性情气质同。”
鲁迅 《三闲集·柔石作<二月>小引》:“虽然我还无从明白其前因,是由于气质的本然,还是战后的暂时的劳顿。”
⒉ 风度;模样。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四:“程元玉 抬头看时,却是三十来岁的模样,面颜也儘标緻,只是装束气质,带些武气,却是雄纠纠的。”
《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向知府 道:‘好个气质,像正经人家的儿女。’”
⒊ 犹风骨。指诗文清峻慷慨的风格。 《宋书·谢灵运传论》:“自 汉 至 魏,四百餘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
引相如 巧为形似之言, 班固 长於情理之説, 子建、仲宣 以气质为体,并标能擅美,独映当时。”
宋 司马光 《和吴冲卿三哀诗》:“圣俞 诗七千,歷歷尽精絶,初无追琢勤,气质稟清洁。”
⒋ 指气体。
引清 谭嗣同 《仁学》一:“譬於烛久爇则尽跋,非烛灭也,化为气质、流质、定质也。”
⒈ 性情、秉性。指个人性格上的特征,常受个体的家庭背景、生理状态、社会环境影响。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那胡生比铁生,不但容貌胜他,只见风流身分,温柔性格,在行气质,远过铁生。」
《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我出门三十多年,你长大成人了,怎么学出这般一个下流气质。」
1.而且看他的样子,脸色润泽,神清气朗,不但不像个病夫,反而有种英华内敛的气质。
2.耐心是高尚的秉性,坚韧是伟大的气质。无论何人,若是失去耐心,便失去了灵魂。
3.无论是壁画、彩塑,还是舞剧《大梦敦煌》、《丝路花雨》的现代艺术造型,无不气势恢宏,形态婀娜多姿,气质端庄大方。
4.不要以为自己是机器,别人就一定也是机器,和谐的工作频率会造就和谐的工作环境,你公司的气质将由此诞生。
5.这少年身材单瘦,面容颇为俊秀,眉毛很粗,眼睛很有神,透出一种坚韧不拔的气质。
6.耐心是高尚的秉性,坚韧是伟大的气质。
7., 这孩子语言流利,举止大方,一看气质就知道出身于书香门第。
8.,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9.如花很如花,卸了妆,虽不是上天入地第一霹雳美女,但又高又挺的鼻梁,柔媚又不失坚毅的的气质还是挺迷人的。
10.那些在气质上和性格上喜欢对含糊暖昧的困难的问题寻求斩钉截铁的解决方案的人,那些在一遇到外国的挑衅就立即准备应战的人,并非都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