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郑玉
擢笔题高柱,披襟挹好风。剖瓜苏渴客,采药识仙翁。
飞鸟连云白,幽花点水红。相从问归路,疑误入崆峒。
上一首:郑玉《黟坑桥亭次以文韵二首 其二》
下一首:郑玉《病中寄兄弟》
郑玉(公元734—802年),字廷玉。原籍河南荥阳。其祖父郑亮在鄚州任司马,留居本地,遂为鄚人。其父郑泰,官至武卫大将军侍太常卿。明万历本《任丘县志》记载,郑玉私宅在莫亭县颂美里(鄚州城内),幼年读书习武,有老成之风,至20岁有济世之才。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郑玉死于莫亭,时年68岁。第二年葬于鄚州城南二十五里三方村之原。 ...【郑玉详细资料】
清代: 屈大均
白云何氤氲,流光不可掇。夜夜镜湖中,为予拂明月。
近现代: 刘咸荥
何处桃源可问津,我生应叹不逢辰。八年风雨摇中国,一席冠裳夺外人。
民滴残膏犹有泪,天沉杀气久无春。葩经读罢阋墙句,四顾茫茫一怆神。
明代: 石宝
从仕二十载,卜居亦六七。身世任蓬转,无问喧与僻。
最后移阙西,地位更平直。趋鼓向启明,绕尽宫树碧。
宋代: 袁说友
虚名误壮夫,黄金变颜色。谁欤帛米谋,困此刍狗迹。
安和一榻上,精神馀笔力。我欲造之深,剧谈忘漏刻。
宋代: 邓深
商馆非闲地,闲人偶在旁。
无端声利役,有许去来忙。
明代: 姚子蓉
湖流曲折夜生潮,水国微茫乐事饶。红叶影飘钟出寺,寒鸦声起麓归樵。
悬知别后情千缕,且复尊前醉一瓢。莫讶严城笳鼓急,峰头白鹤正相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