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诗词搜索
  • 字典
  • 词典
  • 成语
  • 单词
  • 古诗
  • 古籍
当前位置:首页 >诗词 > 王维的诗>送杨长史赴果州

送杨长史赴果州

[唐代]:王维

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

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

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送杨长史赴果州译文及注释

译文

褒斜道狭险容不下车辆,你这位君子离京将去哪里?

险绝的鸟道绵延千余里,两岸猿啼会连续昼夜十二时!

官桥边有款待行人的祭酒巫客,林麓中掩映着女神的庙祠。

分手之后我们只能同看明月,你且还多听子规而生归思!

注释

杨长史:杨济,后来曾任大理少卿兼御史中丞。长史,官名,秦置。汉相国、丞相,后汉太尉、司徒、司空、将军府各有长史。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汉书·百官志一》。其后,为郡府官,掌兵马。唐制,上州刺史别驾下,有长史一人,从五品。果州:今四川省南充市。

褒斜:古道路名。因取道褒水、斜水二河谷得名。二水同出秦岭太白山 :褒水南注汉水 ,谷口在今陕西省勉县褒城镇北,斜水北注渭水,谷口在今陕西省眉县西南。通道山势险峻,历代凿山架木,于绝壁修成栈道,旧时为川陕交通要道。幰(xiǎn):车幔,代指车辆。

之子:这个人。

鸟道:险峻狭窄的山路。唐李白《蜀道难》诗:“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猿声:一种“猿啼”。十二时:古时分一昼夜为十二时,以干支为记。

官桥:官路上的桥梁。祭酒:指出行的饯别酒。

山木:山中的树木。女郎祠:陕西褒城县女郎山上有女郎祠,此处泛指女神祠庙。

子规:杜鹃鸟。古代传说,它的前身是蜀国国王,名杜宇,号望帝,后来失国身死,魂魄化为杜鹃,悲啼不已。

参考资料:

1、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59-160

送杨长史赴果州创作背景

  此诗是王维的晚年作品,为送别友人杨济入蜀而作,当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

参考资料:

1、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59-160

送杨长史赴果州鉴赏

  此诗开头“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两句,明知故问,强调了蜀道之难,表明了对友人远行的担忧。颔联“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二句,一为空间,一为时间,真切具体地写出了友人行程之远,离别之久。颈联“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二句,通过对旅途情景的想象,表达了对友人入蜀旅途的关切。结尾“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两句是对别后的想象和对友人的嘱咐。

  随着阅历的加深和艺术上的成熟,王维晚年的作品审美选择更加入妙,点染更加出人意料之外。这首诗兴韵寄于风土,诗中官桥的巫祝,树丛的女神祠,都是入蜀道上特有的风物。作者又善于用数目字加以夸张,一千里写尽鸟道,十二时写尽猿啼,完全避开了送别俗套,寥寥几笔就把蜀地的险阻和风物的优美写出来,具有超俗的画意和诗情。首尾两联写尽的关切和相思,浑然神秀,无迹可求。纪晓岚说“一片神骨,不必凡马空多肉”,的确道出了此诗的妙处。

王维简介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详细资料

猜你喜欢

东平路中遇大水

唐代高适

天灾自古有,昏垫弥今秋。霖霪溢川原,澒洞涵田畴。
指途适汶阳,挂席经芦洲。永望齐鲁郊,白云何悠悠。
傍沿钜野泽,大水纵横流。虫蛇拥独树,麋鹿奔行舟。

送龙门宗人殿凤山始祖墓还里

明代何文绘

衣冠礼拜出名家,岭海重开宝树花。聚会独逢清夜月,淹留却忆旧时华。

银河远带龙潭水,霄汉光浮凤岭霞。回首故乡思雨露,年年三月泛仙槎。

重过东湖二首

宋代赵蕃

敝车羸服豫章城,几向东湖得细行。

不但屡来人似识,白鸥相惯亦忘惊。

金谷怀古

唐代杜牧

凄凉遗迹洛川东,浮世荣枯万古同。桃李香消金谷在,
绮罗魂断玉楼空。往年人事伤心外,今日风光属梦中。
徒想夜泉流客恨,夜泉流恨恨无穷。

踏莎行 晓阴

近现代章士钊

天意微秋,庭阴乍晓。桂林风气行人早。未须骑马听朝鸡,叩门却有吟朋到。

几树红英,一窗翠筱。诗心漫逐游丝绕。除愁除梦不求醒,叫醒稍恨莺儿噪。

皖江舟中

清代陶士契

廓落湘中客,羁迟皖水偏。江鸣孤棹雨,云乱远村烟。

壮志惭浮梗,名场笑聚膻。半生行止事,回首意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