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朱庸斋
镜奁春透。烛影梅边香欲溜。鸳侣新成。天注连鬟比翼情。
黔山粤海。千里同心终不碍。白首缠绵。扫黛簪花祝百年。
上一首:朱庸斋《凤栖梧 为贺文略题画》
下一首:朱庸斋《百字令 中国健儿登上珠穆朗玛峰,》
朱庸斋(1920一1983),原名奂,字涣之。词学家、书法家。广东新会县人,世居西关。出身书香世家,为晚清秀才朱恩溥的儿子。幼时研读古典文学,尤酷爱词章,随陈洵学词, 13岁能吟诗,深得老师喜爱。青年时以词知名,长期系统研究词学,提出填词以“重、拙、大”作标准,后又加“深”字,对词学发展作出了贡献。除词学外,偶作明人小品画亦楚楚可人,书法习钟繇,雍容雅秀,尤工于小札和题跋。1983年,朱庸斋肾病复发,病逝于广州西关之分春馆。 ...【朱庸斋详细资料】
元代: 方回
我家黄山百里远,两峰插天翠如剪。
归心久落故溪云,柁转不由船不转。
唐代: 武元衡
王昌家直在城东,落尽庭花昨夜风。高兴不辞千日醉,随君走马向新丰。
: 鹤算
老来拙懒愿全违,不道衰颓事事非。有酒可能谋剧饮,无钱且自典春衣。
唐花过眼空红紫,晋帖留心有瘦肥。偶向庭前观止水,也同鸥鹭学忘机。
唐代: 崔莺莺
自从销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傍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
宋代: 喻良能
五采斓斑好毛羽,金沙石砾映毰毸。
我无御史西台望,安用一双鸂鶒来。
: 黎景义
小栏花韵午晴初,家在桃源稳卜居。
壮士不言三尺剑,男儿须读五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