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法照
闭门深树里,闲足鸟来过。五马不复贵,一僧谁奈何。
药苗家自有,香饭乞时多。寄语婵娟客,将心向薜萝。
上一首:法照《送无著禅师归新罗》
下一首:长孙正隐《晦日宴高氏林亭》
法照大师 (公元约747-821)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第四代祖师。 法照大师的俗世事迹,史料中不见记载。按照大师于唐代永泰年中(765年)既已在南岳衡山三祖承远大师处习净土教的时间来推算,他在少年时期即已出家为僧。初因仰慕远公之芳踪,由东吴到庐山东林,结净土道场,专修念佛三昧,一日入定往极乐世界,见有著垢弊衣而侍于佛侧者,得佛明示,知乃衡山承远也。因是径往湖南,入山求之,觅得师于岩谷间,于是师从教,在弥陀台般舟道场,专修净业。当时衡山念佛道场,在南方颇有名声,来山从学受教者数以万计。代宗皇帝赐承远大师所住持的寺庙为般舟道场。 ...【法照详细资料】
明代: 释函是
去年此日乱离中,霜叶寒花今又逢。雁羽不堪穷漠北,戍歌犹是大江东。
烟销衰草横塘静,日照疏林秋浦红。潦倒莫辞朝落帽,夜猿声急白蘋风。
: 宋登春
肝臂列为人,自知亦巳幸。循性即坦途,求名自贻病。
: 聂绀弩
冰道银河似耶非?魂存瀑死梦依稀。
一痕界破千山雪,匹练能裁几件衣。
宋代: 陆游
空碧升团月,江郊弄夕霏。
生涯今始是,年事古犹稀。
: 黄文仪
雨后添诗兴,花前破笑颜。知音千古少,得趣一心欢。
元代: 陈高
芦沟桥西车马多,山头白日照清波。毡庐亦有江南妇,愁听金人出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