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刘鹗
曾拚一死争三事,思退如今又一秦。书奏但知强国体,似公忠义几何人?
上一首:刘鹗《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
下一首:刘鹗《题胡彬所藏乃祖澹庵书藁后二首 》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详细资料】
明代: 唐之淳
斗草听莺非我事,傍花随柳亦閒人。如今去作扁舟客,燕赵江淮过一春。
明代: 孙传庭
浮舟欢赏画楼西,烟树微茫夜欲迷。辟暑堪同河朔饮,游仙漫问武陵溪。
涧泉响逐歌声远,山月光随舞袖低。既醉难倾今夕意,笑余潦倒有新题。
宋代: 陈造
曲巷才人迹,泥涂没屐深。
未妨冲雨到,要伴掉头吟。
宋代: 敖陶孙
旧时典正父,今日一浮屠。
四海谁知己,三更忽撚须。
: 宋登春
肝臂列为人,自知亦巳幸。循性即坦途,求名自贻病。
: 王洪
殿阁青霄迥,山川紫气高。门开天上日,地压海中鳌。
响彻苍龙管,□传碧瓮醪。共欢千载遇,登赏总忘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