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历史热读
  • 搜索字典
  • 搜索词典
  • 搜索成语
  • 搜索单词
  • 搜索古诗
  • 搜索古籍
  • 搜索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 > 人物

人物

高演

高演朝代:南北朝时期

高演(535年—561年11月24日),字延安,祖籍渤海郡蓨县(今河北省景县)人,北齐第三位皇帝(560年9月8日—561年11月24日在位)。神武帝高欢第六子,母为武明皇后娄昭君。高演才智超群,深受娄昭君的宠爱。东魏时期,高演爵封常山郡公。天保元年(550年),北齐代魏,高演晋爵常山王。天保五年(554年),任并省尚书令,因擅长理政得到文宣帝高洋的器重,历任司空、大司马、录尚书事。乾明元年(560年),高演发动政变,以娄太后之命废黜高殷,即位为帝。高演在位勤于国政,注意民生,释放奴隶,大力屯田,广设粮仓...[详细]

高殷

高殷朝代:南北朝时期

齐废帝高殷(545年—561年),字正道,小字道人,渤海蓨县(今河北省景县)人。北齐王朝第二位皇帝(559年—560年在位),齐文宣帝高洋嫡长子,母为昭信皇后李祖娥。聪慧夙成,宽厚仁德,温裕开朗,博览群书,有君王的风度。天保元年(550年)册立为皇太子,天保十年(559年)文宣帝高洋去世后即皇帝位,年号乾明。在位期间重用杨愔推行改革,导致内部矛盾激化。乾明元年(560年),太傅常山王高演兵变篡位,娄太后下旨废高殷为济南王,囚禁于晋阳。皇建二年(561年),孝昭帝高演派人将他杀害,年仅十七岁。太宁二年(56...[详细]

高洋

高洋朝代:南北朝时期

北齐文宣帝高洋(526年—559年11月25日),字子进,鲜卑名侯尼于(一作侯尼干),渤海郡蓨县(今河北省景县)人。出生于晋阳,小名晋阳乐。北齐开国皇帝,神武帝高欢嫡次子,文襄帝高澄同母弟,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同母兄,母为武明皇后娄昭君。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535年),凭借门荫入仕,拜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等职,历任左仆射、尚书令等要职,受到其兄高澄的重用。武定七年(549年),长兄高澄遇刺身亡后,趁机执掌朝政,受封丞相、齐王。武定八年(550年),逼迫东魏孝静帝禅位,登基称帝,国号“大齐”,史称北齐。在...[详细]

拓跋廓

拓跋廓朝代:南北朝时期

拓跋廓(537年—557年),汉名元廓,河南洛阳人,鲜卑族。西魏末代皇帝(554年~556年在位),北魏孝文帝元宏曾孙,西魏文帝元宝炬第四子。拓跋廓初以皇子,册封齐王。大统二十年(554年),在太师宇文泰拥立下,正式即位,称为元年,恢复拓跋本姓。西魏恭帝四年(557年),为权臣宇文护所废,降封宋国公,惨遭杀害,谥恭皇帝。...[详细]

元钦

元钦朝代:南北朝时期

元钦(525年—554年),河南洛阳人,鲜卑族。西魏政权第二位皇帝(551年~554年在位),西魏文帝元宝炬嫡长子,母为乙弗皇后。大统元年(535年),父亲元宝炬登基后,册立为皇太子,迎娶丞相宇文泰女儿,带兵出屯渭北,镇守蒲坂。大统十七年(551年),正式即位,沿用大统年号,统治权力受到限制,于是罢免宇文泰丞相、大行台官职,并暗中授意尚书元烈谋杀宇文泰。西魏废帝三年(554年),计划泄露,被太师宇文泰毒杀,葬于永陵。...[详细]

元宝炬

元宝炬朝代:南北朝时期

西魏文帝元宝炬(507年—551年3月28日),字子明,鲜卑族。西魏开国皇帝,北魏孝文帝元宏之孙,京兆王元愉之子。元宝炬轻躁薄行,耽淫酒色。永平元年(508年),元愉谋逆叛乱,仅一个月后便落败被擒。元宝炬受到元愉的连累,与自己的兄弟姐妹们一起被囚禁在宗正寺。熙平元年(515年),元宝炬被释放,重获自由。正光年间,担任直阁将军。武泰元年(528年),被封为邵县侯。孝庄帝元子攸即位后,册封元宝炬为南阳王。永熙元年(532年),孝武帝元修即位,任命元宝炬为太尉、侍中。永熙二年(533年),元宝炬进封太保、开府、...[详细]

元善见

元善见朝代:南北朝时期

元善见(524年—552年1月21日),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鲜卑族。东魏开国皇帝。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曾孙,清河文宣王元亶之子,母为清河王妃胡智。永熙三年(534年)六月,孝武帝元修与权臣高欢彻底决裂。次月,元修因不敌高欢,遂弃国出逃,前往关中地区投靠军阀宇文泰。同年十月,高欢拥立元善见为帝,改年号为“天平”,迁都邺城。高欢去世后,高欢之子高澄继续把持朝政。武定八年(550年),元善见禅位于齐王高洋,改封为中山王。天保二年(551年)十二月,元善见被高洋毒杀,时年二十九岁。谥号孝静皇帝,安葬于漳西山岗...[详细]

元修

元修朝代:南北朝时期

元修(510年—535年2月3日),字孝则,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末代皇帝,孝文帝元宏之孙,广平武穆王元怀第三子。热衷于武事,沉稳厚重。初封汝阳县公,拜通直散骑侍郎、中书侍郎。孝庄帝即位后,转太常卿、宗正卿,受封平阳王。节闵帝普泰初年,拜侍中、镇东将军、仪同三司、左仆射。中兴二年(532年),在大将军高欢拥戴下,登基为帝,年号太昌。永熙三年七月(534年),元修因与高欢争权失败,遂弃国出逃,投奔关中大行台宇文泰。元修与三个堂姐妹公然姘居乱伦,投奔宇文泰之后,被宇文泰认为伤风败俗。堂姐被宇文泰所杀,元修又...[详细]

元朗

元朗朝代:南北朝时期

元朗(513年-532年12月26日),北魏后废帝,字仲哲,河南洛阳人,北魏第十五任皇帝( 531年10月30日 - 532年6月),章武王元融第三子。起家肆州录事参军,官至渤海太守。高欢信都起兵后,册立为皇帝,年号中兴,迁都邺城。高欢灭亡尔朱氏后,进入河阳,为高欢所废。太昌元年,降封安定郡王,坐事处死,史称后废帝,在位一年。...[详细]

元恭

元恭朝代:南北朝时期

元恭(498年—532年),字修业,鲜卑族,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十四任皇帝。广陵惠王元羽之子。元恭性情稳重,为人正直。初袭爵广陵王,为金紫光禄大夫、仪同三司。普泰元年(531年)二月,被尔朱兆拥立为帝,军国大权完全落入尔朱兄弟之手。次年(532年),高欢攻灭尔朱氏,元恭被废杀,时年三十五岁。西魏权臣宇文泰谥其为节闵皇帝,史称魏前废帝。...[详细]

元羽

元羽朝代:南北朝时期

元羽(470年~501年),字叔翻,河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献文帝拓跋弘第四子,孝文帝元宏异母弟。元羽少而聪慧,有善于判案的称誉。太和九年,封广陵王,授侍中、征东大将军、外都坐大官。擅长断狱,授大理卿、卫将军,典决京师狱讼,迁特进、左仆射、太子太保、录尚书事,出为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青州都督。孝文帝元宏南伐,元羽安抚六镇,夷狄欢悦,镇守代京,内外安定,受到元宏称赞。宣武帝元恪即位后,任司州牧、散骑常侍,迁司空。景明二年(501年),去世,年仅三十二岁,追赠使持节、侍中、骠骑大...[详细]

元晔

元晔朝代:南北朝时期

元晔(509年-532年),字华兴,太武帝拓跋焘玄孙,景穆帝拓跋晃曾孙,南安惠王拓跋祯之孙,扶风王元怡次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十二位皇帝,530年-531年在位。530年12月5日(农历十月三十日)被尔朱兆与尔朱世隆拥立。531年4月1日(农历二月廿九日)被废为东海王。次年12月26日(农历十一月十四日)被北魏孝武帝赐死。...[详细]